当前位置:首页 > 化工参考 > 正文内容

大港油田“新地面模式”提效减碳

1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刘英 通讯员 王建伟 赵维)截至5月22日,大港油田首条智能加热集输管道投运两个月来,生产能耗和运行成本降低10%以上。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为大港油田“新地面模式”提效减碳增添了新助力。

  近年来,作为国内率先全面完成地面系统优化简化工作的油田,大港油田在地面建设方面深度挖潜,持续加快节能减排、数智化升级的探索与实践步伐,大力推动油气集输系统深度优化,实现“集输工艺优化、中型场站停运、大型场站整合”目标。以此为基础,大港油田确定了“新地面模式”发展路径,使油气生产建设呈现“集约化布局、清洁化生产、自动化操控、智能化决策、精简化用工”新面貌。

  针对油气集输工艺优化,大港油田技术团队将低产低温高凝油井作为主要攻关对象。该类油井传统上采用双管掺热水或单井拉油工艺生产,存在能耗高、油井伴生气挥发逸散、生产时率低、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经过广泛调研和适应性论证,油田优选智能加热集输管道技术开展试验应用。

  大港油田以小集地区节能低碳示范工程为依托,优选小14-25-1井应用智能加热集输管道技术。该技术以非金属材料为主要管材,内部嵌加热导线、信号导线以及光纤,配合传感器实时监控流体输送状态,实现管道温度、压力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

  管道投产后,井场拉油装置“下岗”了,油井产液集输入网结束了该井长达13年的拉油生产历史,生产能耗和运行成本双双降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同时,消除了伴生气挥发、罐车运输事故等安全环保隐患,提升了安全性。

  智能加热集输管道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大港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深度优化提供了新的工艺思路和技术选项。结合生产实际,这项技术将扩大应用范围,在拉油点治理、管道隐患治理及高凝稠油集输工艺优化等工程中,为油气田地面工程提效减碳提供技术支撑。

《化工参考》数据来源于原创自媒体,旨在提供化工信息参考,版权/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首发媒体。

本文链接:https://data.b910.cn/30759.html

标签: 中国石油

相关文章

华北油田争当绿色发展“领跑者”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郭闻风 通讯员戴越)6月18日,在华北油田任东、任五、任北变电站站内空余场地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组件整齐排列、熠熠闪光。这是华北油田新建成投用的首个综合智慧新能源光伏发电示范基...

安全环保院储罐监测有“高招”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刘志坚 通讯员关国伟)6月22日,在位于新疆鄯善县的吐哈油田销售事业部原油库区,两名员工正在利用先进技术装备和手段给储罐做“诊断”。他们在没影响储罐运行的状态下,精准...

长庆油田:打造非常规作业“智能高参”

  中国石油网消息(通讯员剡榕雨 许斌 蔡亮)6月20日,长庆油田采油三厂质量安全环保部主任霍国栋,轻轻一点鼠标,就从系统监控中对全厂非常规高风险作业情况一目了然。这个系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数据传输等...

辽河油田:做实做细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雷凤颖)6月14日至30日,辽河油田二级单位党政一把手和安全总监分三期进行安全培训。培训第一课由辽河油田主要领导讲授题为《统筹发展和安全,当好第一责任人,有效防范化解油田重大安...

华北油田建成全国最大煤层气田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李长开)6月25日,华北油田公司山西沁水煤层气田井口日产和日外输商品气量双双突破550万立方米,年地面抽采能力超过20亿立方米,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煤层气田。   我国埋深在20...

广东石化两套千万吨常减压装置“联袂”中交

广东石化两套千万吨常减压装置“联袂”中交

广东石化项目一联合、二联合两套千万吨级常减压装置现场。王进 摄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袁莲 王进&n...